捡起大神夸父遗下的那根手杖,
捧起普罗米修斯送来的那枝茴香,
在这蓝色的行星,
总要有人去追赶太阳。
从自然界的奴隶,到奋起反抗,
从蒙昧无知到智慧增长,
一天天壮大征服的力量。
一万年前,将石头细细打磨,
八千年前,把黏土慢慢烧煅,
五千年前,用木炭开始冶炼,
三千年前,学会开采利用煤炭。
这炭火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让铜铁在炉中翻起了火焰,
把乌黑的金子变成光和热,
蒸汽、发电——
给人类社会带来划时代的巨变。
几百年来,谁掌握了煤炭科技的奥秘,
谁就可能拥有更加强大的明天。
群雄争霸,百舸竞帆,
告别了孔夫子的杏坛,
离开了柏拉图的学园,
从博洛尼亚大学再出发,
高等教育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蓬勃发展。
18世纪的欧洲,
一所所矿业院校陆续出现。
但是,在古老的中国,
科学技术的光芒只是昙花一现。
面对着西方的坚船利炮,
神州大地风雨如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振兴实业以救国,
“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
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
一代代仁人志士望眼欲穿。
1909年,太行之阳,河水东岸,
一所小小的路矿学堂在焦作开张兴办,
20个学生, 5个教员,简陋的硬件,
未来中国煤炭科技教育的巨人
从这里开始成长,
蹒跚起步,一往无前。
100多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十四次搬迁,十二次易名,
风雨中走来的中国矿业大学,
没有辜负先辈们的期盼。
100年来,
培养出20万学子投身矿业,
创造出一大批科技成果璀璨耀眼,
不断缩小与欧美传统矿业名校的差距,
在建设世界一流矿业大学的征途中跃马扬鞭。
新时代,新挑战!
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任在肩,
区域经济社会提出新的要求,
“双一流”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矿业大学,
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好学力行、求是创新、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代代传承的矿大精神,
激励我们豪情满怀,大步向前。
向前,
去迎接能源革命的洗礼。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
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强本拓新,转型发展。
向前,
去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实践。
和全国2900多所高校一起,
为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
添砖加瓦、积极贡献。
向前,
去服务拥有1.39亿人口的淮海经济区。
让校地深度融合,
推动城市创新崛起,
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向前,
去谱写“双一流”建设的壮丽新篇。
推动矿业、安全学科世界领先,
在非省会城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努力探索“矿大经验”。
向前,
去顺应20万校友和4万名师生的热切期盼,
早日建成能源、资源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矿大人,
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并肩。
向前,
向前,向前!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新时代的矿大人啊,
加快追赶那亘古不变的太阳,
奋勇攀登那科学技术的高山。
亲爱的矿大,
可爱的矿大,
让我们道一声生日快乐。
祝你年轻、祝你美丽,
祝你活力迸发、宏图大展。
祝福你、相信你、期盼你,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创造出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