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测56 后学光

发布时间:2018-11-14来源:中国矿业大学110周年校庆网

我出生在19351225,正值一二·运动之后,举国上下兴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高潮。父母给我取名学光,就是要我长大了,学习明朝打败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我小学时代住在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天天都能看到日本鬼子兵端着刺刀盘查行人的狰狞面目,以及鬼子军官骑着高头大马在街道上耀武扬威的凶恶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一种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念头,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这成为当时我们许许多多小学生的共同心愿。

记得小学五年级增开了日语课,受到小学生们的集体抵制,上课时故意将日语字母念成阿伊哦埃屋,你是我儿子;卡勀苦开壳,滚出课堂去,把教课老师气跑了。当时已是一九四五年春,离日本战败不远了,学校也就此偷偷地将日语课停掉。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了八年抗战的胜利。但是国民党腐败,打内战、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人民大众又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49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几天之内就解放了南京和上海外围之间的所有城市,我当时在苏州东吴大学附中初中三年级唸书,因为有两个表哥是中共地下党员,受他们的影响,我朦胧地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上海解放后,我住到外婆家报考闻名的上海中学,很幸运被录取了。尽管在上海中学我只读了一年就参了军,但是在这一年里我参加了青年团,读了一些启蒙的革命书籍,认识到共产党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明白光靠好好读书,并不能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打倒,要靠革命,要靠枪杆子。所以当1950年初上海遭受美蒋轰炸、停电停水、危机重重时,中央军委决定建立防空军,保卫祖国领空,我不顾家庭反对,毅然参加了上海防空部队对空情报兵,在军队一干就是六年,直到1956年因母亲卷入了潘汉年案件被逮捕审查,我才不得不复员回上海。军队六年的锻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一个人不能糊里糊涂的过一辈子,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所以就下定决心,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突击复习高中课程,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考大学。当时国家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煤炭是工业的粮食,多出煤、出好煤是国计民生的迫切需要,我选择了采矿类作为第一志愿。一九五六年八月收到北京矿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由此圆了我在进上海中学时就有过的大学梦。

回想五年的大学生活,是紧张有序的,又是丰富多彩的。母校给我的财富主要有三项:第一,让我们学了三十多门课程,掌握了以后在煤矿系统工作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技术才能;第二,通过天天不间断的劳卫制体育锻炼,增强了我们的身体素质,成为毕业后工作几十年最重要的本钱;第三,学校组织了“红与专关系”的大讨论、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大讨论,以及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使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了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鲁迅先生曾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我们那一代大学毕业生中,就有许许多多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字当头,相信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他们总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因为在他们心中始终想着决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

19619月,我被分配到了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地区万宝煤矿,这是一个五八年大跃进中诞生的地方小矿。它坐落在洮南县最偏僻的煤窑乡(当时称公社),离县城120公里,仅有一条乡村公路相通,坐汽车要3小时才能到达。到了雨季,道路泥泞,汽车不通,要靠马车或者步行到50公里外的火车小站。有一次我去省城出差,就是走了9个多小时才乘上火车,再经白城、四平二地换车,经过三天才到长春。虽说这是个小矿,但煤炭储量却有一亿多吨,远景规划的建设规模是年产一百万吨。1962年吉林省煤炭局要求我们自己搜集资料,在国家地质队提出精查报告之前,先编出一个井田的地质报告,审批一百多万吨A+B级储量,开一个年产六万吨的小井,作为矿区开发的第一步。那时吉林省还没有煤矿设计院,我们只能组成一个临时的设计小组来负责这个小井的设计。在设计组中我是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许多重要的设计和计算都是由我来承担。那时没有电子计算机,只有一台手摇计算器加算盘,我在计算井口坐标和井筒方位时用的是七位对数表。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套井田地质报告和矿井初步设计中,我把大学学习过的很多专业技术知识都用上了。譬如在绘制地质报告的储量计算图和进行各个级别的储量计算时,用上了煤田地质勘探学和矿体几何学;在矿井设计的井筒位置、矿井主要巷道与采区布置上,用上了采煤学与煤矿设计;在斜井筒保护煤柱的计算上,用上了岩层移动学。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五次去省城送审,从初稿到修改稿到最后定稿,每次都要按照省煤炭局许多专家的审查意见返工和修改,几十张图纸画了改,改了又画,修改后的井田地质报告和矿井初步设计最后都获得省局批准,得到了六十万元的计划内投资(吨煤10元)。当时国家刚从最困难的三年调整时期走出来,能拿出这些钱就很不容易了,矿里各级领导都很高兴,认为这是矿区建设发展起步的喜讯。可是作为设计负责人之一的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们上报的设计概算是九十万元(吨煤15元)。有什么办法能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将投资降下来呢?我对着设计图反复琢磨,一个大胆的施工方案想出来了。我提出在回风水平利用旧井和新井对头掘进;同时又从一个中厚煤层中送一条25°的沿煤下山,将这条暗绞车道送到运输水平的设计标高,然后分二头掘进,一头向采区的投产工作面掘进,另一头反过来向运输石门和井底车场掘进,当上下两个标高的对头掘进都打通时,建井的井巷工程就竣工。这里的关键是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要实施两个千米贯通,而这正是我们矿山测量专业的强项。在学校是学过了,可真要实际干,还是新娘子上轿头一回,心里没有十分把握。尤其伤脑筋的是我们矿里的仪器全是精度为30的老式游标经纬仪和低精度的普通水准仪,按照学过的矿测理论的精度分析,这样的经纬仪是无法满足千米贯通测量的精度要求的。我没有退路,只有在测量次数上做文章,我在施工过程中反复测了三遍,特别是在回风水平的第一个千米对头掘进顺利贯通后,中心线和腰线的误差都只有20多毫米——出奇的小,这不但使我信心大增,而且悟出了一个道理:成功从来都是给予不辞辛苦勤奋工作的人。我们终于只用14个月就完成了原定20个月的建井工期,从而大大节省了建设投资,胜利完成了任务。1965年省煤炭局工作组到矿验收时,表扬我们这个矿井是全省煤矿小井建设工程中又快又好又省的典型。

大学毕业后头几年的工作给我的启示是:虽然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小矿工作,但是这里缺少大学生,缺少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员,所以初出茅庐也要挑大梁,这就给自己一个充分发挥专长的机会。而且这个头三脚十分重要,我用过得硬的实际表现,向领导和群众展示了北京矿业学院毕业生的水平,也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革开始后,原来的矿领导大多数被打成走资派,我成了走资派重用的“残渣余孽”。先是关押审查十个半月,之后又下放矿井劳动了三年。1972年夏,一场罕见的暴雨引发的山洪,冲毁了矿区运煤铁路线的二座桥梁和中间500多米的路基。为了矿井不停产,全矿紧急动员,组织力量抢修这条运煤专用线。其中难度最大的是跨度为120的铁路大桥。刚刚被落实政策恢复工作的矿领导想到了我,立即把我从劳动的矿井调到修桥工地。由于抢修采取昼夜三班施工,白班放线夜班也要做测量检查,我干脆就住在离矿区26公里的施工现场。在大学虽没学过桥梁测量,但测量的原理是相通的,我按照桥头和桥墩在中心线、垂直度和高程等三方面的精度要求,拟订了一套比较稳妥的测量方案,尽管实施起来有点费事,但是能够保证精度和质量。当混凝土桥墩一个个都坚立在河床,开始上部安装时,铁路工务段找我要每一个桥墩之间的实际间距,以便他们按此切割钢梁。我告诉他们每两个桥墩之间的间距,全部和施工图一样,都是同一个数。他们过去的经验是桥墩竣工后,每二个相邻桥墩之间的间距都会有几十毫米的差异,需要在切割钢梁时加以调整,然后对长度不等的钢梁分组编号,再到桥梁工地对号入座。现在我说所用的钢梁都割成一样长短,不用编号就可安装,他们不相信,就架起梯子爬上桥墩去丈量,果然间距都一样,误差在允许值2毫米之内。他们说:这个北京来的大学生有绝手活,神了。其实,说穿了,这里并没有什么奥妙之处,只是一个责任心强不强的问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务必勤测勤检查,看紧了不许有丝毫疏忽。

大桥竣工,我恢复了原职工作,这时让我领导一个测量队,名义上我是队长,又配了一个党员测工为政治队长,这叫做政治上不信任你,但技术上还得用你,即所谓控制使用。通常一个人在顺利的环境下能把工作干好,但是在不受信任的逆境下会怎么想?怎么干呢?这实际上就是在考验你对祖国的忠诚!只要你认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家效力,为社会主义做贡献,那么你就不会消极悲观,你就不应该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你就会始终以微笑面对人生的一切烦恼和不愉快。

当时矿里的重点建设工程是一座45万吨新矿井,它有三条斜井筒:主井,副井和风井。在我恢复工作时,风井筒的上半部已竣工,需要安装300马力的绞车。经检查发现绞车基础的中心线有较大偏差,导致混凝土的基础报废,只能用炸药爆破后清除,重新测量放线浇筑。我仔细核对设计图纸,寻找测量中心线发生偏差的原因。这里不仅要掌握测量放线的理论,结合熟练的测量工作经验,而且要了解所要安装的设备性能、特点以及基础预留孔的布置。我发现设计的中心线方位与井筒已竣工的实际中心线方位有30的误差,这在斜井筒施工中是允许的,但是相对于800多米长的斜井,加上井口到绞车房的距离,就达到1000,这个30的误差可造成基础位移140多毫米,这在设备安装上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舍弃了设计数据,而采用实际的井筒中心线方位,使300马力绞车安装后,一次试车成功。之后,在副井和主井的更大马力的绞车安装中,我都这样测量给线,也都取得了成功。在地面车场,翻车罐笼和筛选厂的放线时,我仍然遵循这样的原则,就是按照已经竣工的建筑或设备,来调整尚在施工的建筑或设备。这样的测量放线,时常会和施工设计图发生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但却是干一个成功一个,实际使用效果非常良好。曾经有人规劝我,要我完全按施工设计放线,这样做出了错或者设备运行发生问题,由设计院负责,并且有施工图做依据,自己没有责任。我不以为然,因为在多年的测量实践中,我已经吃透了定位和放线的实质。在这里我用上了一条哲学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也不为己,只唯实。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风,我们终于迎来了施展才能的春天。随着各项拨乱反正”政策的落实,我的职务也从工程师到科长到副矿长。原来说我们这些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范畴,现在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给我的评价不仅仅是工作出色,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而且特别强调政治思想好,坚决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作风正派,艰苦朴实,安心煤矿工作……。于是不但年年评为先进,而且还在全矿一千多名党员中,推选我为正式代表,两次出席吉林省党代会。

从担任矿级领导以后的十三年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优点、长处要保持和发扬,缺点和不足要努力改正。关键的一点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贪不懒不馋。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从日常事务做起。譬如,矿机关离各个井口相距78公里,我不在上班后乘小汽车去,而是提前一小时和工人一样乘通勤火车,到井口首先就是换衣服下井爬采掘工作面,下午升井后再看矿图,和井口领导、技术人员交换意见。这个工作习惯,直到五十九岁还坚持不变。出差开会或者办事,除非时间紧迫,尽量不用小汽车接送,而是坐客运小火车或者长途客车。这里最重要的是摆正位置和心态,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切不可过高的估计自己。面对成绩和荣誉,头脑要清醒,假如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改革开放以及科教兴国为国策的大好形势,自己再有什么本事,也不可能有多大作为。常言说得好: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退休之后,回眸六十多年的种种经历,有一些粗浅的感悟:

一、有追求的人生是美丽的。这个追求在我看来,不是出人头地,不是富贵荣华,而是脚踏实地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二、一个人的成功,要靠许多主观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要相信只靠小聪明,投机取巧或者走捷径就能取得成功。古今中外,大多数人的成功是靠勤奋,毅力和坚持。

三、在人生的道路上,犯点错误,走点弯路,摔个跟头都是经常会发生的。犯了错就改,摔了跤爬起来再前进,而且这还会成为你今后的智慧和财富。但是,有些错一次都不能犯,例如危及生命的事故是万万不可发生的,因为这种错误如果犯了,就永远没有改正的机会。

四、书本的知识是前人在一定条件下的经验总结,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条件变化了,就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要开动脑子,敢于从实际出发,创出新路子。自己工作经验的积累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也不能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干到老学到老,研究新情况,采用新招术,开创新局面。

本人从北京矿院毕业后,三十五年一直在地方煤矿工作,接触面比较狭窄,对许多事物的看法难免有局限性。为了感谢中国矿业大学领导对矿苑文艺沙龙的重视和关怀,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母校和年轻的校友们。

  

  

【作者简介】:后学光,3512月生,上海市人,507月参加人民解放军上海防空部队,568月考入北京矿院测量系(调干生),毕业后分配至吉林省万宝煤矿,历任付科长、科长、付矿长、调研员。高级工程师,矿党委委员。88年当选为吉林省第五次党代表大会正式代表,951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