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想 那 段 时 光----机设57-1 陈 炳 怀

发布时间:2018-11-13来源:中国矿业大学110周年校庆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吴(子牧)、陈(一凡)、魏()三驾马车”时代,是中国矿业大学发展史上令人难忘的时代。这个时期学校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实践活动、科研工作,还是学生的课余生活,都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各条战线取得令人喜悦的成绩。那时的北京矿院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也不例外,在北京高校中影响较大。令我难忘的是1959年春矿院师生热烈祝贺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的报道。

1959年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和彭应禄接到新华总社的采访报道通知后,就积极做好准备。我是摄影记者,负责做好技术工作准备:认真检查照相机、闪光灯,选购质量好的胶卷,配制好冲胶卷用的药水,检查烘干柜等。彭应禄则到机电系找赵立人,请他组织选57班和其他班的女同学,穿上最漂亮的服装,组成较大的群众场面,并请院舞蹈队帮助她们排练。我们选定标语塔附近作为拍摄场地。由于大家思想非常重视这次采访活动,同学们排练的政治热情非常高涨。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宋福祯看完彩排后,非常满意。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好。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郑重宣布:刘少奇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北京矿院沸腾起来了,到处都可以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到处都可以看到雀跃欢呼的群众。标语塔这里穿着节日服装的姑娘们格外兴奋地载歌载舞,场面热烈非凡,效果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们拍摄了近4卷胶卷。大家顾不得吃晚饭,等我们冲好胶卷,印出小样,已是晚上9点。我们精选一些好的小样,我和彭应禄送到院党委副书记魏明家里,魏明看了,非常高兴地说:“好,好!”他立刻打电话到车库,派张师傅用书记的专车送我们进城,将我们这些新闻图片送到新华总社摄影部。一位操上海口音的姓袁的组长(),热情地接过我们的稿件,一张张仔细地看,兴奋地说:“非常感谢,非常感谢!”还叫旁边的同事过来看,都说“拍得真好!你们这么快就把稿子送来了,我们的记者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啊,太感谢你们啦!”

第二天早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首都其他报社都刊登了我们的新闻图片稿。机电系的赵立人拿着报纸到办公室来祝贺,并要求我们洗些照片送给图片里的同学,他自己也要几张放大的。

50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我上大学三年级,经院党委批准,我被调出到院党委宣传部,专职从事对外通讯报道工作和院刊工作,担任北京矿院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矿院广播台副台长。我和彭应禄一起还编辑出版了两本《矿院画册》(16开本和8开本各一册)。在当时北京高校中,只有我们一家大学出版这样的画册。画册中的图片有不少是我们矿院摄影学会的同学拍摄的。其中不少曾被新华社采用和首都报社刊登过的。